在这个高速变化的时代,任何企业可能离死亡都只有一步之遥。比如,最近又一个超级巨头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日本软银集团负债高达16万亿日元。
据日本权威媒体《日经新闻》报道,截至今年3月底,软银集团的有息债务总计为16万亿日元,其中半数为债券。其未偿债券总共为5.41万亿日元,较三年前增长了80%。
16万亿虽然是日元,但折合为人民币,也高达9270亿元,逼近万亿元大关。在A股中,市值能破万亿元的企业屈指可数。换句话说,软银的负债金额相当于一个茅台的市值,用天文数字形容也不为过。
雪上加霜的是,出于对软银债务高度增长的担忧,日本国内的投资者已经逐渐对软银失去兴趣。现在,软银的未偿债券余额相当于日本全国公司债券的近10%,软银继续在国内筹资变得愈发困难。www.sijii.com
在不少国人眼中,对孙正义和软银的了解,很大程度缘于阿里巴巴同软银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1999年,马云给阿里巴巴找投资人却四处碰壁,因缘之下,孙正义对阿里巴巴产生了兴趣。
马云与孙正义著名的“6分钟会谈”成为传奇佳话。
据说,马云与孙正义见面时,除了滔滔不绝的介绍阿里之外,还说了一句有意思的话:“我们不差钱,压力不大。”
而孙正义当机立断,投资了马云2000万美元。为阿里巴巴敲开了财富的大门。
2004年,孙正义又对阿里追加了6000万美元投资。这次投资,成为阿里后来击败电商巨头eBay,成为中国电商霸主的宝贵支援。届时,软银用8000万美元换来了阿里32%的股份。此后,孙正义还撮合了阿里与雅虎的合作,上演了互联网领域的蛇吞象。
对马云来说,孙正义是马云的伯乐;对阿里巴巴来说,软银目前仍持有其29.2%的股份,是阿里的第一大股东。而孙正义也因为投资马云,使得自己的身价在阿里挂牌纽交所后,净增166亿美元,一跃成为日本首富。
总的来说,孙正义的前半生是成功的,可惜似乎孙正义的所有气运在投资阿里后都消耗殆尽,软银集团之后的投资,败笔很多。
2013年,软银以216亿美元收购美国移动运营商Sprint,成为软银高额债务的重要来源。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Sprint并不像阿里那样成功,陷入了与ATT以及Verizon两大巨头的持久战,软银在4年之间投入巨额资金,但仍无法挽回Sprint的巨额亏损,Sprint的糟糕表现累计给软银带来330亿美元左右的债务负担。
最让孙正义难堪的投资要数金士顿了。作为全球知名的内存产品制造商,金士顿的U盘很多人都买过,孙正义曾耗资15亿美元买下金士顿80%的股份,结果3年后,却“请求”对方以4.5亿美元将自己的所有股份回购。
如今,面临高额的债务危机,孙正义是否会抛售阿里股份套现,以缓解债务压力,成为留给马云的难题。
如果软银套现、阿里接盘,对于现在的马云来说,意义并不大。尽管软银是阿里第一大股东,但在同股不同权的股权结构下,现在阿里的老大,仍是马云。
紧接着2013年,阿里推出“合伙人制度”,成员主要是集团高度认同的资深高管,加入公司至少5年,将雅虎和软银两个最大股东排除在外,牢牢掌握了公司控制权。
因此,现在的马云通过软银继续回购阿里股票来增强控制权的意义已经不大。况且现在阿里的股价已经高达200多美元,比上市之初翻了2.3倍,股价上涨空间还有多少,不得而知。
在如此高的价位给软银接盘,意味着马云要拿更多的真金白银给孙正义输血,虽然是共患难的好兄弟,但是代价未免有些大。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
也许有一天,孙正义也会找马云来一次“6分钟会谈”,说的正是当年马云说的那句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