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新吴区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成立并举行签约仪式。这是继2017年新吴区与连元街小学、第三高级中学、江南大学等一批学校合作共建取得较为突出的办学成果后,优质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全面铺开,以此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面,推进区域教育协同发展。
探索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新吴模式
本次参加签约仪式的有锡师附小、连元街小学、大桥实验学校、金桥双语实验学校、无锡外国语学校、省梅村高中、第三高级中学、吴风实验学校、无锡波士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韩国人学校、无锡华锐海归人才子女学校、新吴国际学校。力争通过三到五年努力,打造一批优质文化、优质课程、优质师资、优质品牌的共同体全优质学校群,实现市、区两级区域教育公平和更高层次的优质均衡。
新吴区教育文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区教育发展逐步进入高位运行和资源紧缺阶段,而区域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成立的目的,就是让区内所有学校都能成为优质教育资源,大家一起变好、变强,而不是突出个别学校。共同体跨区域、跨学段,将在学校管理、育人文化、课程师资、质量特色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立体式的合作互助机制。该负责人表示:“这是实现区域教育协同共融发展的一大创新举措,国内尚无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希望经过实践与探索,形成一套可资推广的经验成果,成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无锡样本。”
分三步推进
明年年底实现共同体学校全覆盖
具体来说,共同体建设分三阶段推进。第一批合作共建的是去年的泰山路小学和连元街小学,新吴实验中学和第三高级中学,鸿山实验小学和江南大学,成效已凸显。三高中校长王晓刚介绍,新吴区教育发展缺乏优质资源。从去年开始,三高中与新吴实验中学合作共建,拿出自己为数不多的教育资源,给予新区实验中学以实质性的支持,比如共享实验室、教学楼等。新吴实验中学的办学理念、校训、育人目标也与三高中一脉相承,能实现真正的一体化。“从数据来看,这种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新吴实验中学对口的是旺庄小学,此前,与旺庄小学对口的某中学生源流失率达80%,去年新吴实验中学开办以来,生源逐渐回流,去年招了6个班,而今年开7个班级还不够。”
今年共同体成立以后,计划让梅里中学与梅村高级中学,新安实验小学、新安中学和大桥实验学校等10所学校结成共同体,包括委派梅村实小、新城中学等6所学校校级领导到北京市名校跟岗锻炼。梅里中学校长徐少伟介绍,梅里中学将与结对的梅村高中探索建立初高中衔接制度,并派四五十位青年教师去挂职学习。
第三阶段,也就是明年,将适时启动并全力推动新建新吴实验小学与锡师附小,春阳路小学与品牌学校合作办学,到明年年底争取共同体学校全覆盖。通过共享、共建、共创,每年开发建设10门优质品牌特色课程,如汲取大桥实验学校“逻辑思维训练”、连元街小学的“慧玩课程”、锡师附小的“乐学课程”等核心优质课程资源,推动成员学校课程的改进与创新,实现共同体内课程的“和而不同”。力争三年开发30门以上优质特色课程,真正实现一校一品精品课程全覆盖。
此外,通过百名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建设,每年输出100名骨干教师跟岗学习,借助轮岗交流、师徒结对、名师工作室活动等方式加速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数量和质量上提速增效。三年内,计划培养名特优等高层次骨干教师10名以上。
|